学分高考 美文学习

兼善天下孟子选读(兼善天下孟子选读三朗读)

发布时间: 2022-07-31 21:48:32

今天是孟子日课第231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9》)

宋勾践,是人名。孟子对他说:

你喜欢游说诸侯吗?我告诉你游说之道。游说的人都希望自己所兜售的主张能被人接受,因是否被接受而悲喜,这不是得道之人。

真正懂得游说之道者,别人接受我的主张,我自得其乐;别人不接受我,我也自得其乐。

为什么呢?张居正解释说:

自足于己,而置得失于两忘,无求于人,而任穷通于所遇,则随其所往,无非顺适之境。

真正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能有几人?得失之念,人之常情,非有大涵养不能做到嚣嚣然自得其乐。因此宋勾践问:

如何才能自得其乐呢?

孟子回答说:

尊得乐义。崇尚道德,喜好义,就可以自得其乐了。

所得之善,叫做德;所守之正,各有所宜者,叫做义。尊德则能自爱自重,可以藐视权贵;乐义,则真趣在我,随遇而安。

一个人的修养到了,则在任何时候都能站得住,立得稳,而不至于受外界影响,毫无节操地摇摆不定。

士尊德乐义则穷不失义,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不会失去自己;显达之时,则不违正道,上不负君,下不负民,苍生仰望百姓不会失望。

古人以道济天下为志,当其得志而居于可为之位时,就施恩泽于百姓;不得志时,便修养己身以显名于当世。

古人处穷困不得志之时,并非泯泯无所称道,而是身在畎亩,声振寰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穷达皆无往而不善。

温馨提示:
本文【兼善天下孟子选读(兼善天下孟子选读三朗读)】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