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诗词学习 > 诗词大全

写雨的诗歌配画

发布时间: 2022-07-31 22:02:55

1. 诗配画 细雨 朱自清

细 雨

朱自清

东风里,

掠过我脸边,

星呀星的细雨,

是春天的绒毛呢。

选自《踪迹》

朱自清(1898-1948),江苏扬州人。他以散文创作而闻名于现代文坛,诗歌创作具有鲜明的写实风格,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长诗《毁灭》等。《细雨》是朱自清1923年尝试创作的一首优美的“小诗”。“小诗”是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诗中以“星”形容雨之细小,然后,以“绒毛”直诉于人的视觉、感觉和触觉,不仅把“星”具体化了,而且进一步把春雨这一形象强化了。这首小诗以凝练、暗示的手法,用极为俭省的笔墨勾勒出了东风化雨、生意盎然的春风细雨图,渲染一种清新轻盈的意境,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对春之来临的喜悦心情。

2.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古诗配画

如图: 出自:《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

原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苏轼于1071年—1074年(宋神宗熙宁四年至七年)任杭州通判,曾写下大量有关西湖景物的诗。这组诗作于熙宁六年(1073年)正、二月间。

赏析: 从诗题可知,诗人在西湖饮酒游赏,开始时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两种不同的景致,让他都很欣赏。

他说:天晴之时,西湖碧水荡漾,波光粼粼,风景正好。下雨时,西湖周围的青山,迷蒙苍茫,若有若无,又显出另一番奇妙景致。

“潋滟”,波光闪动。“空蒙”,烟雨迷茫。

这两个词都是叠韵词,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性。这里,诗人既写了湖光,又写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韵,可以说内容是很多的。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很笼统,因为这两句并非只适用于西湖。其实,这正是诗人笔法高妙之处。

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里,怎样美法,恐怕没人说得清。如果具体地描绘景物,可能会有个别精彩之句,但总失之太实、太具体。

不能传达出西湖给人的整体印象。苏轼这两句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同时又很形象、很传神,想象空间很大,将“西湖即是美”这一人们共有的感受用诗的语言表述出来。

同时,这两句也反映出诗人开阔的胸襟与达观自适的性情。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并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

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

他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都是兼从文、道两方面着眼的。但是苏轼的文道观在北宋具有很大的独特性。

首先,苏轼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如“精金美玉,文章并不仅仅是载道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现功能便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高级形态。其次,苏轼心目中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

所以苏轼主张文章应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认为那样会造成文坛“弥望皆黄茅白苇”般的荒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饮湖上初晴后雨。

3. 《春夜喜雨》的诗词配画

《春夜喜雨》的诗词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7a64e58685e5aeb931333363396337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 释义: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2. 《春夜喜雨》简介:《春夜喜雨》是唐诗名篇之一,是杜甫上元二年(761年)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此诗运用拟人手法,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诗中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细腻生动,绘声绘形。全诗意境淡雅,意蕴清幽,诗境与画境浑然一体,是一首传神入化、别具风韵的咏雨诗。

3. 诗人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4. 写雨的诗歌

不知道你想要什么样子的题材,关于爱情,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歌,舒婷的《雨别》:

雨 别

舒 婷

我真想摔开车门,向你奔去,

在你的宽肩上失声痛哭:

“我忍不住,我真忍不住!”

我真想拉起你的手,

逃向初晴的天空和田野,

不畏缩也不回顾。

我真想聚集全部柔情,

以一个无法申诉的眼神

使你终于醒悟;

我真想,真想……

我的痛苦变为忧伤,

想也想不够,说也说不出

附:《雨别》只是个题目,诗中并没有写雨。可是,“雨”的氛围却笼罩了全诗,那是无穷无尽的泪滴、无休无止的思绪、无边无际的忧伤……“雨”是诗眼,它点出了全诗的情绪特征,构成意境的基调。

以不别的想象来写《雨别》,使抒情的角度不同一般。它使情思幽婉而又内在。诗的立意注意到“我真想”和“说不出”的对照,就构成了自身的隐秀风格。

5. 关于写雨的诗歌

满地黄花堆积,到黄昏?应是绿肥红瘦。

点绛唇

寂寞深闺。

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己深,倚楼无语理瑶琴,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柔肠一寸愁千缕,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怎敌他,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憔悴损。知否?知否李清照的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重帘未卷影沈沈、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远岫出山催薄暮,细风吹雨弄轻阴,梨花欲谢恐难禁。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望断归来路。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

温馨提示:
本文【写雨的诗歌配画】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