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000年文明史浩浩汤汤,青楼文化也算活色活香,把青楼指代妓院其实并不准确,我最近的学习笔记里白纸黑字:“青楼”最早是指帝王的住所。
清代袁枚《随园诗话》中说:“齐武帝于兴光楼上施青漆,谓之青楼”,并指出:“今以妓院为青楼,实是误矣。”可见,“青楼”原先乃是帝王之居。
故三国时曹植有诗云:“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最早称妓院为青楼则出自南梁刘邈的《万山采桑人》一诗,内有“娼女不胜愁,结束下青楼”。
句中的“青楼”就因袭前人而误传。此后的文人墨客们便以讹传讹,皆称妓院为“青楼”了 故而,在汉魏时期,青楼一词应是褒义。
青楼一词,原意为“青漆粉饰之楼”。可见,起初所指,并非是妓院,仅仅是比较华丽的屋宇,有时甚至作为豪门之家的代称。
比如:傅玄《艳歌行》:青楼临大巷,幽门结重枢。江淹《西洲曲》: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但由于“华丽的屋宇”与艳丽奢华的生活有些关系。所以不知不觉间,青楼的意思发生了偏指,开始与娼妓发生关联。
唐代之后,偏指之意则成了专指,专指烟花之地。较之平康、北里、章台等词。
“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苏小小
还有一首不知名字
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于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斜插玉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梦断彩云无觅处,夜凉明月生南浦
李贺《苏小小》诗: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久相待。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
沈原理《苏小小歌》:
歌声引回波,舞衣散秋影。梦断别青楼,千秋香骨冷。青铜镜里双飞鸾,饥乌吊月啼勾栏。风吹野火火不灭,山妖笑入狐狸穴。西陵墓下钱塘潮,潮来潮去夕复朝。墓前杨柳不堪折,春风自绾同心结。
元遗山《题苏小像》:
槐荫庭院宜清昼,帘卷香风透。美人图画阿谁留,都是宣和名笔内家收。莺莺燕燕分飞后,粉浅梨花瘦。只除苏小不风流,斜插一枝萱草凤钗头。
徐渭《苏小小墓》诗:
一抔苏小是耶非,绣口花腮烂舞衣。
自古佳人难再得,从今比翼罢双飞。
薤边露眼啼痕浅,松下同心结带稀。
恨不颠狂如大阮,欠将一曲恸兵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