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风》是陈国地区的诗歌,共十篇。
相传陈国是周武王封给舜的后代妫满的国家,并把大女儿嫁给了他。陈国的疆土就在今天河南省淮阳一带,这一地区的风俗“妇人尊贵,好祭礼,用史巫。”
(《汉书·地理志》)诗风“淫声放荡,无所畏忌”(《佐传》杜注)1、诗经·陈风——《宛丘》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翿[1]。
【注释】: 宛丘:四周高中间低的游乐场 汤:音荡,荡之借字 值:持。鹭羽:舞蹈道具 翿[1]:音到,同鹭羽【赏析】: 《宛丘》描写对一位跳舞女子的爱怜,但这样爱怜是一种无望的相思,不过这相思之中双含着一种理解,对女子无论冬夏的舞蹈的一份同情。
2、诗经·陈风——《东门之枌》东门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谷旦于差,南方之原。不绩其麻,市也婆娑。
谷旦于逝,越以鬷迈。视尔如荍,贻我握椒。
【注释】: 东门:陈国都城东门。枌:音分,白榆 栩:音许,柞树 子仲:陈国的姓氏 谷:毂去车加上一下禾,音古,指风光美好 鬷鬷迈:音纵力,多次来回走 荍:音瞧,紫红荆葵【赏析】: 《东门之枌》描写陈国男女在歌舞聚会中的恋爱故事,描绘了他们相识相知的过程,最后相互慕悦,赠物定情,其中“不绩其麻”和“越以鬷迈”的描述,尤能见出热恋中的男女特点,也能见出陈国的特定风气。
3、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注释】: 衡门:横木为门,简陋的门。可以:何以。
泌:音密,泉水 鲂:鳊鱼,黄河鳊鱼肥美,很名贵。齐姜:齐国姜姓女子,姜姓是齐国国君姓氏。
宋子:即宋国子姓的女子。【赏析】: 描写隐居自乐的生活,甘于贫贱,不慕富贵,所以朱熹解释说:“此隐居自乐而无求者辞。
4、诗经·陈风——《东门之池》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以晤歌。
东门之池,可以沤紵。彼美淑姬,可以晤语。
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以晤言。
【注释】: 池:城池。沤:浸泡。
叔姬:姬姓家排行第三的女子。晤歌:对歌。
紵:苎麻 菅:音间,草名。【赏析】: 《东门之池》描写男子对叔姬的爱慕,抒发了两人情投意合的如悦。
诗以浸泡麻起兴,不仅写明情感发生的地点,也暗示了情感在交流中的加深,麻可泡软,正意味情意的深厚,而根本的还在于两人可以相“晤”,有情感的相互对话的基础。5、诗经·陈风——《东门之杨》东门之杨,其叶将将,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晢晢。【注释】: 将将,肺肺:木盛貌。
昏:黄昏 明星:启明星,天将亮时出现在东方的天空上。煌煌:明亮的样子。
晢晢:音志,同煌【赏析】: 《东门之杨》描写男女定期相见,约会不见的失望。从黄昏相见的时光,一直等到天空将明的拂晓,可见情之深切,然而,久侯不至,只有天空的明星照耀,一点寒星,又是何等失望的深切。
6、诗经·陈风——《墓门》墓门有棘,斧以斯之。夫也不良,国人知之。
知而不已,谁昔然矣。墓门有梅,有枭萃止。
夫也不良,歌以讯之。讯予不顾,颠倒思予。
【注释】: 墓门:墓道的门,也有人考证说是陈国的城门。棘:酸枣树,人们视为恶树,常用以比喻所憎恶的人。
斯:劈开。不已:不止,不停止做坏事。
谁昔:由来已久 枭:猫头鹰。萃:音翠,群栖【赏析】: 《墓门》讽刺怙恶不悛的恶人,不仅不能正确看待国人的责备,还从相反的角度思考,颠倒是非观念,所谓“颠倒思予”“知而不已,谁昔然矣”。
7、诗经·陈风——《防有鹊巢》防有鹊巢,邛有旨苕。谁侜予美?心焉忉忉。
中唐有甓,邛有旨鷊。谁侜予美?心焉惕惕。
【注释】: 防:枋,常绿乔木,可为红色染料 邛:音穷,土丘。旨:美。
苕:凌霄花 侜:音舟,谎言欺骗 鷊:绶草,十样锦。惕惕:担心害怕的样子。
【赏析】: 《防有鹊巢》抒发失爱的忧虑。诗以树有鹊巢,丘有花草取兴,各言其所,反兴“予美”所失的忧虑。
8、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
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注释】: 佼:姣之借。僚:美丽 舒:舒缓轻盈的样子。
窈纠:形容女子的体态窈窕的样子。劳心:思念 懰:音刘,妩媚 慅:音骚,心神不安 燎:此形容女子光彩照人。
夭绍:形容女子风姿绰绝。【赏析】: 《月出》描写在皎洁的月夜之中,对月思念意中人的感情。
诗从望月联想到意中女子的美丽,想起她的面容,想起她的身姿,想起她的体态,越思越忧,越忧越思……深沉的相思,美人的绰绝,月夜的优美,构成了动人情景,又别是一番诗情画意了。9、诗经·陈风——《株林》 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兮?匪适株林,从夏南兮!驾我乘马,说于株野。
乘我乘驹,朝食于株。【注释】: 胡:为什么。
株林:株邑的郊外。株,陈国邑名,在今河南省西华县西南,夏亭镇北。
株是陈国大夫夏御叔的儿子百般征舒的封邑。从夏南:追。
陈国(公元前1045年—公元前478年),出土金文资料作敶。是西周时的诸侯国,国君妫姓陈氏,是虞舜后裔。
陈国的建国君主为担任周文王的陶正一职(也就是掌管制作陶器的官)的虞阏父(又称遏父)之子满,为陈氏与胡氏的得姓始祖。周武王并将长女太姬嫁给他,备以三恪,奉祀虞舜。
陈国始建都于株野(今河南柘城胡襄镇)史称陈胡公,后迁都于宛丘(今河南淮阳城关一带),辖地最大时达十四邑,大致为现在的河南东部和安徽一部分。
从胡公受封至公元前479年,楚惠王杀陈湣公为止,陈国共历25世,延续500多年。陈亡后,陈的分支——仕齐的陈公子完的后裔于公元前386年取代了姜姓齐国,史称田氏代齐
【原文】株林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匪适株林,从夏南!驾我乘马,说于株野。
乘我乘驹,朝食于株!【注释】: 胡:为什么。株林:株邑的郊外。
株,陈国邑名,在今河南省西华县西南,夏亭镇北。株是陈国大夫夏御叔的儿子百般征舒的封邑。
从夏南:跟夏南游玩,夏南,即夏征舒,他的母亲夏姬与陈国国君陈灵公,以及大夫孔宁、仪行父等私通。匪:通非,不是。
我:指陈灵公。说:通悦。
朝食:吃早饭。此形容急不可待,赶早就去。
又闻一多考释:古代称性曰为食。【简析】 《株林》是讽刺一国之君的陈灵公荒于朝事、与臣子之妻夏姬私通淫乱的诗。
诗以设问方式故意提出疑问,暗中影射陈灵公并不能是去寻找夏南,而去寻找夏南的母亲,意在言外,耐人寻味。讽刺笔墨十分犀利。
所以连《毛序》在论及此诗时,语带讥刺地说:“《株林》,刺灵公也。淫乎夏姬,驱驰而往,朝夕不休息焉。”
这最后一句,真可作“说于株野”、“朝食于株”的绝妙注脚。【在判断《诗经》成书年代中的作用】据《左传》宣公九年、十年记载:夏姬是郑穆公的女儿,嫁给陈国大夫夏御叔,生子夏征舒,字南。
夏姬貎美,陈灵公和他的大夫孔宁,仪行父都和她私通。后陈灵公被夏征舒杀死,陈国也被楚所灭。
这首诗应作于陈灵公未被杀的时候,灵公被杀事在鲁宣公十年(前599),诗当作于公元前599年以前。由此可知,《诗经》成书的上限不晚于公元前6世纪。
【注释】
①皎:毛传:“皎,月光也。”谓月光洁白明亮。关于诗的主题,《毛诗序》认为是讽刺陈国统治者“好色”,朱熹《诗集传》谓“此亦男女相悦而相念之辞”。高亨《诗经今注》认为描绘“陈国统治者,杀害了一位英俊人物”。现在多认为是月下相思的爱情诗。
②佼(jiāo):同“姣”,美好。“佼人”即美人。僚:同“嫽”,娇美。
③舒:舒徐,舒缓,指从容娴雅。窈纠:与第二、三章的“懮(yǒu)受”、“夭绍”,皆形容女子行走时体态的曲线美。
④劳心:忧心。悄:忧愁状。
⑤懰(lǐu):妩媚。
⑥慅(cǎo):忧愁,心神不安。
⑦照:照耀(大地)。
⑧燎:明也。一说姣美。
⑨惨(zào):当为“懆(cǎo)”,焦躁貌。
【译文】
多么皎洁的月光,照见你娇美的脸庞,你娴雅苗条的倩影,牵动我深情的愁肠!
多么素净的月光,照见你妩媚的脸庞.你娴雅婀娜的倩影,牵动我纷乱的愁肠!
多么明朗的月光,照见你亮丽的脸庞,你娴雅轻盈的倩影,牵动我焦盼的愁肠![
陈国所在的位置原本是太皞伏羲氏的都城,称之为“太皞之虚”。陈境地处黄河以南,颍水中游,淮水之北,是为淮阳之地。在地理上,与蔡接近,北方的邻居还有夏的后裔杞和商的后裔宋,西南则有楚和徐。东周初期,西北方又有从西方迁来的郑(国都在今河南新郑)。由于地处中原,属于重要的交通枢纽,陈人受商族人影响擅长经商。
都城
陈国开国之都胡襄城,位于今河南柘城胡襄镇。
宛丘,位于今河南淮阳。其城墙高大,并有护城河守护。地势是中央低,而四周高。《诗经·国风》中有一首《陈风·宛丘》描写了他的地形:
“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坎其击缶,宛丘之道。无冬无夏,值其鹭翿。”
《诗经》所载的宛丘,即今平粮台,也叫贮粮台。《淮阳县志》说:“俗呼粮冢,高二丈,大一顷,有四门,林木郁然。在城东八里。”城内发现春秋时代的陶片和筒瓦、板瓦及古城墙分土层,都可证明陈城起源于春秋之前,为陈国始筑无疑。
月出皎兮①,
佼人僚兮②。
舒窈纠兮③,
劳心悄兮④。
月出皓兮,
佼人懰兮⑤。
舒懮受兮,
劳心慅兮⑥。
月出照兮⑦,
佼人燎兮⑧。
舒夭绍兮,
劳心惨兮⑨。
多么皎洁的月光,
照见你娇美的脸庞,
你娴雅苗条的倩影,
牵动我深情的愁肠!
多么素净的月光,
照见你妩媚的脸庞.
你娴雅婀娜的倩影,
牵动我纷乱的愁肠!
多么明朗的月光,
照见你亮丽的脸庞,
你娴雅轻盈的倩影,
牵动我焦盼的愁肠!
①皎:毛传:"皎,月光也。"谓月光洁白明亮。关于诗的主题,《毛诗序》认为是讽刺陈国统治者"好色",朱熹《诗集传》谓"此亦男女相悦而相念之辞"。高亨《诗经今注》认为描绘"陈国统治者,杀害了一位英俊人物"。现在多认为是月下相思的爱情诗。
②佼(jiāo):同"姣",美好。"佼人"即美人。僚:同"嫽",娇美。
③舒:舒徐,舒缓,指从容娴雅。窈纠:与第二、三章的"懮(yǒu)受"、"夭绍",皆形容女子行走时体态的曲线美。
④劳心:忧心。悄:忧愁状。
⑤懰(lǐu):妩媚。
⑥慅(cǎo):忧愁,心神不安。
⑦照:照耀(大地)。
⑧燎:明也。一说姣美。
⑨惨(zào):当为"懆(cǎo)",焦躁貌
《国风》是收集周朝、召国、邶国、鄘国、卫国、王国、郑国、齐国、魏国、唐国、秦国、陈国、桧国、曹国、豳国总计十五国的风土人情。
《国风》是收集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周代民歌。包括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十五个诸侯国的民间歌曲。《诗经》共收集了311篇诗歌(又称诗三百),其中6篇为笙诗,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现存305篇(既有标题又有文辞的)。诗经分为风、大雅、小雅和颂,此处的”国风“就是诗经中的风,主要有华夏族民间乐歌,分为15个部分,共160篇。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