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成河滩。美丽贤德的好姑娘,正是我的好伴侣。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译:初生芦苇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
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
6.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 我怀恋着倩影,我心伤悲!
8.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纷纷飘落。
10.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11.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译: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
1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简介 《诗经》共收录诗歌305首,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是“五经”之一.《诗经》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诗经》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诗经》共收集了305篇诗歌,其中6篇为笙诗,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现存305篇(既有标题又有文辞的).到了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大量乐谱失传,仅存的歌词则编入《诗经》.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这些诗当初都是配乐而歌的歌词,保留着古代诗歌、音乐、舞蹈相结合的形式,但在长期的流传中,乐谱和舞蹈失传,就只剩下诗歌了.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说:《诗经》一共有三百零五篇,每一篇讲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有一个道理,可以说相当多了,然而用其中的一句话就可以涵盖《诗经》中所有的义理而没有丝毫遗漏,这就是《鲁颂 駉》中说的:思无邪.它的意思是,人的思想念头,都是由天理中生来的,而不是由私欲所扭曲的,这一句话,就把《诗经》的思想、道理完全概括了.诗人的言语有赞美的,有讽刺的,对善良的人和事,就用美好的语言来赞美它,以感发人的善心,对丑恶的人和事,就用尖刻的言语来讽刺它,以惩罚人的恶念.都是要提起人们善良的念头,除去人们丑恶的思想,使得人们的性情温和纯正.如果人心的每个念头都是纯正的,没有被私欲邪念扭曲的,那他的所作所为,自然是充满了善行,而没有恶行,充满了被赞美的行为,而没有被讽刺的行为.诗人的赞美和讽刺,也不过是为了劝善惩恶而已,因此由思无邪三个字,足以概括《诗经》的精神了.想要修身的学人务必了解,应该将功夫下在“慎思”之上.。
《诗经·周颂》
1.《清庙》:
於穆清庙,肃雝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於人斯。
2.《维天之命》:
维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假以溢我,我其收之。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
3.《维清》:
维清缉熙,文王之典。肇禋,迄用有成。维周之祯。
4.《烈文》:
烈文辟公!锡兹祉福,惠我无疆,子孙保之。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於乎前王不忘!
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译: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成河滩。
美丽贤德的好姑娘,正是我的好伴侣。2。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译:初生芦苇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4。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译: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诗经·国风·王风·黍离》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
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6。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国风·王风·采葛》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7。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译:我怀恋着倩影,我心伤悲!8。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译: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
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纷纷飘落。10。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国风·郑风·风雨》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
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11。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国风·卫风·淇奥》)译: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12。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
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未晞 出自 雨落川下,白露未晞
步蘅,不过这个是出自《洛神赋》
李望泞 望泞美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
柏舟 泛彼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的第一句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
栖梧 有凤来仪,非梧不栖
叶蓁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芣苢 《诗经·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栖迟 出处:《诗经·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磬笙,出自《诗经小雅鼓钟》“笙磬同音”,追思古代的美德和乐。调换一下顺序主要是觉得这样音比较好听,如果觉得笔画繁琐可以考虑“沁声”。
芊蔚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婉清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其大意是:每当农历七月黄昏,一颗名为“火”的星星出现在西边天空时,暑热开始消退,到九月天就冷了,要多穿衣裳了。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颗名为“火”的星星,不是火星,而是现代天文学中天蝎星座中的三颗星星,属于东方气宿的第五宿。“流”是指下移,到农历七月黄昏,已经移到了西边天空,所以成为“七月流火”。
流火:大火星在七月黄昏时偏离中天,自西而下。火,星名,心宿之亮星,又名大火。
授衣:分发寒衣。一说女工裁寒衣。
《邶风·北风》的前两章:
北风其凉,雨雪其雾.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携手同归.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这两章诗的大意是,北风凄凉,雨雪纷飞.你若是衷心爱我,尽管风吹雨打与你同行.如此温文尔雅,如此从容不迫,却有一颗火热的心.北风怒号,雨雪滂沱.你若是衷心爱我,尽管
风吹雨打与你同归.如此温文尔雅,如此从容不迫,却有一颗火热的心.爱情的力量能融化冰雪、消解风雨,甚至能惊天地、泣鬼神
《椰风·桑中》:
爰采唐矣,沫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麦矣,沫之北矣.云谁之思,美孟弋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平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沫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期我乎桑中,要我平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这是一篇描写男女青年聚会在桑林之社,尔后到淇水祓楔的情诗.青年男子们有时采唐,有时采麦,有时采葑.男子们采摘的地方亦有变化,时而“沫之乡矣”,时而“沫之北矣”,时
而“沫之东矣”.其实,这里的采摘只不过是一个借口,他们都另有所图,另有所盼.因为他们都有“孟姜”、“孟弋”、“孟庸”在桑林之社中等候他们.无论是到桑社中去密谈,还是转
移到上宫去幽会,淇水都是他们的送别之所.在这首诗里,淇水的渡口、沫水之东和沫水之北,一起构成了这群青年男女们恋爱的背景与见证.
《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遭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这是一个深秋的季节,在蒹葭苍苍的水边,一个男子在诉说着他的失意之情.他所思念的“伊人”,曾在这春光明媚的春日,莺飞草长的河边,与他有过热烈的相恋,现在到了爱情收获
的季节,“伊人”却到了水的另外一方,河水成为诗人追寻心上人的屏障和阻碍.无论是“溯洄从之”还是“溯游从之”仍然无法见到伊人.这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无限惆怅,与迷漾苍凉的无
边秋色,就这样有机地融为一体,让人感到无比地丧魂失魄.惟其如此,这首诗把男女相恋的艰难追求放人河水阻隔的意象之中进行描写,再衬托以秋天的茫茫霜露和苍苍蒹葭,就为我们创
造出了一种迷离扑朔、凄清感伤的艺术境界.在那秋水伊人可望而不可及的画面里,蕴含着无穷无尽的、难以言传的中国文化情韵,蒹葭白露的苍茫意境、一水相隔的痛苦无望,令千百年后
的读者仍然为之唏嘘不已,相爱而不能相见的凄惋之情跃然纸上,古往今来,不知曾影响过多少诗人,打动过多少读者,感染过多少后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