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诗词学习 > 诗词大全

诗经国风泣涕如雨

发布时间: 2022-10-24 10:18:02

1.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1, 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2, 中心摇摇3。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4? 彼黍离离, 彼稷之穗。行迈靡靡, 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 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 中心如噎5。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译 文】 那儿的黍子茂又繁, 那儿的高粱刚发苗。走上旧地脚步缓, 心神不定愁难消。

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

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 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那儿的黍子茂又繁, 那儿的高梁已结穗。走上旧地脚步缓, 心事沉沉昏如醉。

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

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 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那儿的黍子茂又繁, 那儿的高粱子实成。走上旧地脚步缓, 心中郁结塞如梗。

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

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2. 燕燕于飞 泣涕如雨什么意思

原文是“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可翻译如下: 燕子双飞,前后相随。

妹妹出嫁,我一送再送。抬首远望,看不见妹妹,我泪如雨) 燕燕:即燕子燕子。

差池其羽:形容燕子张舒其尾翼 诗经·国风·邶风》中此诗的作者应当是年轻的卫君。他和一个女子原是一对情侣,却终不能结合,如一对燕子不能双飞。

当她出嫁旁人时,他去送她,因此作此诗。已故父亲的意思是以温惠良善的仲氏许配卫君,所以他自己也将要迎娶他人了。

读到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到:在那一片天青日丽的旷野上,喧哗热闹的送亲队伍中;旌旗飘扬,众人欢闹,他目送她远去。嫁衣绯红,熟悉的香气迎风飘送;风拂过他的脸,他知道这一切,却无法止住泪。

3. 诗经国风葛覃的翻译

藤蔓青青又悠长,绵延伸展在山谷。枝繁叶茂惹人爱,恰似当初奴风采!

可笑那只黄鹂鸟,飞飞停停总不离。歌响声亮太欢势,真是贫嘴又滑舌!

藤蔓青青又悠长,绵延伸展在山谷。转眼枝老叶也堕,无人理睬好寂寞!

可怜终日受折磨,又被割来又被煮。做成粗衣和细布,穿在身上多舒服!

“去,快去告诉‘老夫子’,小姐今儿个回娘家!”

“哎呀呀,快别弄脏我首饰,也别压坏我衣裳!”

“不叠起来可咋装?就算压它又怕啥?”

“你呀你!做事莽撞能不怕?哎,只是回家看爹娘。”

4. 《诗经.国风.王风.采葛》赏析

原文: 彼采葛兮,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 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 如三岁兮! 译文: 那个采葛的姑娘啊。一日不见她,好像三个整月长啊。

那个采蒿的姑娘啊。一日不见她,好像三个秋季长啊。

那个采艾的姑娘啊。一日不见她,好像三个周年长啊。

本诗由于只是表现一种急切的相思情绪而没有具体内容,所以旧说随意性很大,如《毛诗序》以为是“惧谗”,所谓“一日不见于君,忧惧于谗矣”;朱熹《诗集传》则斥为“淫奔”之诗,说“采葛所以为絺綌,盖淫奔者托以行也。故因以指其人,而言思念之深,未久而似久也”;吴懋清《毛诗复古录》则以为采葛(萧、艾)比喻平时蓄养人才,“临时方获其用,若求之太急……一日则如三月之久”;牟庭《诗切》又说是“刺人娶妻……而徒溺其色,一日不见,则思之如三月之久”;姚际恒、方玉润、吴闿生却一致认为是怀友忆远之诗,方氏申述云:“夫良友情亲如夫妇,一朝远别,不胜相思,此正交情深厚处,故有三月、三秋、三岁之感也!”(《诗经原始》)近人则多主恋歌说。就诗论诗,视为怀念情人之作为妥。闻一多指出“采集皆女子事,此所怀者女,则怀之者男”(《风诗类钞》)。译文取闻说作男词。

热恋中情人无不希望朝夕厮守,耳鬓相磨,分离对他们是极大的痛苦,所谓“乐哉新相知,忧哉生别离”,即使是短暂的分别,在他或她的感觉中也似乎时光很漫长,以至于难以忍耐。本诗三章正是抓住这一人人都能理解的最普通而又最折磨人的情感,反覆吟诵,重叠中只换了几个字,就把怀念情人愈来愈强烈的情感生动地展现出来了,仿佛能触摸到诗人激烈跳动的脉搏,听到他那发自心底的呼唤。全诗既没有卿卿我我一类爱的呓语,更无具体的爱的内容叙述,只是直露地表白自己思念的情绪,然而却能拨动千古之下读者的心弦,并将这一情感浓缩为“一日三秋”的成语,审美价值永不消退,至今仍活在人们口头。其艺术感染力的奥妙在哪里?拙作《风诗含蓄美论析》曾剖析本诗“妙在语言悖理”,意思说:从科学时间概念衡量,三个月、三个季节、三个年头怎能与“一日”等同呢?当是悖理的,然而从诗抒情看却是合理的艺术夸张,合理在热恋中情人对时间的心理体验,一日之别,逐渐在他或她的心理上延长为三月、三秋、三岁,这种对自然时间的心理错觉,真实地映照出他们如胶似漆、难分难舍的恋情。这一悖理的“心理时间”由于融进了他们无以复加的恋情,所以看似痴语、疯话,却能妙达离人心曲,唤起不同时代读者的情感共鸣。

5. 《诗经·国风·周南·樛木》原文及赏析

【原文】

樛 木

南有樛木⑴,葛藟累之⑵。乐只君子⑶,福履绥之⑷。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⑸。乐只君子,福履将之⑹。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⑺。乐只君子,福履成之⑻。

【注释】

⑴樛(jīu 纠):下曲而高的树。

⑵葛藟:葛和藟两种蔓生植物;或以为葛藟即藟,野葡萄之类。累(léi 雷):攀缘,缠绕。

⑶只:语助。

⑷福履:福禄也。绥:安也。

⑸荒:掩;盖;覆。

⑹将:扶助也;或释为“大”。

⑺萦(yínɡ 营):缠绕。

⑻成:就也;到来。

【译文】

南有弯弯树,攀满野葡萄。新郎真快乐,安享幸福了。

南有弯弯树,覆满野葡萄。新郎真快乐,大有幸福了。

南有弯弯树,缠满野葡萄。新郎真快乐,永驻幸福了。

【作品鉴赏 】

《诗经》中的“兴”语往往兼有“比”义,《樛木》就是如此。“兴”者起也,“先咏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朱熹《诗集传》)。从这一解说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二句,乃是首章所咏之本体;“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二句,则是引起所咏之词的“兴”体。后二章每章只改动二字,大体意思与首章相近,运用的是“国风”常用的“叠章”形式。以反覆咏唱逐层推进,在回环往复中造成浓浓的感情。故从“兴”之引起的“所咏之词”看,这乃是一首为“君子”祝“福”的歌,当无可疑。

读者自然还会发现,这三章中的“兴”语,同时又带有“比”义。“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诗中的“彼物”即“樛木”和“葛藟”,“此物”则是“君子”和“福”——以樛木的得到葛藟缠绕,比君子的常得福禄相随,也非常形象。故从各章之“比”义看,这也是一首形象动人的祝福歌。倘若再推进一层,问一问“君子”究竟有何“福”可“祝”,判断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是因为“君子”刚得了贵子,还是封了高官,抑或是娶了新妇,似乎都有可能。为了作出较为接近诗意的判断,还得回头考察诗中的比兴之物。据许多学者考证,“国风”比兴,常以花草、藤蔓、雌鸟、牝兽喻女子,而以高木、日月、雄狐之类喻男子。其中尤以树木喻男、花草喻女更为常见。如《邶风·简兮》的“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又如《郑风·山有扶苏》的“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都是如比。至于《唐风·葛生》叙妻子对亡夫的哀恋,更有“葛生蒙楚(荆树),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之语,以葛藤与荆木的相互依存,抒写了女主人公失去夫君的凄伤之情。明白了这一特点,则《樛木》进一层的比兴之义亦可迎刃而解:倘若此诗中的“樛木”,喻的是青年男子的话,那么缠绕樛木的翠绿“葛藟”,则正比喻着他的美丽新娘。由此检验《毛诗序》旧说,以为此乃歌咏“后妃”“能逮下而无嫉妒之心焉”之作,就觉得与诗意隔膜太多;而方玉润《诗经原始》、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推测此诗“似于夫妇为近”、“喻妇人之托夫家也”,才真正猜着了这首祝福诗的旨意。

于是读者透过反覆叠唱的诗行,便恍然置身在三千多年前一场热闹的婚礼宴席上:秋日的黄昏宾客毕集,辘辘的车音自远而近。性急的孩童早从村口奔来,嚷叫着:“接新娘的车子到啦!”欢乐的鼓吹由此压过喜悦的喧声齐鸣。当幸福的“君子”搀扶新娘下车的时候,迎接他们的,便是青年男女们一遍又一遍的热烈歌唱:“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快乐的新郎脸红了,羞涩的新娘心醉了、当她斜倚着新郎姗姗移步的时候,读者便会发觉,那情境用“南有樛木,葛藟累之(荒之、萦之)”来比拟、形容,竟是无比的传神。而油然升起在众宾客心间的祝福之情,倘若不用再三的叠唱,就不能宣泄得如此兴奋和浓烈。男女嫁娶是亘古以来人生的重要喜庆。而《樛木》,正以如此兴奋和浓烈的激情,表现了中华民族淳朴、古老的婚礼祝福习俗。

详见百科: /ShowLemma.e?sp=l9092083&ch=w.search.baike.unelite

温馨提示:
本文【诗经国风泣涕如雨】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