崧高·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 【作品介绍】 《崧高》是《诗经》里面《大雅》中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毛诗序》以为是尹吉甫美宣王,但吴闿生却认为是讥刺。他在《诗义会通》中说:“案《崧高》、《烝民》二诗,微指略同。
皆讥宣王疏远贤臣,不能引以自辅,语虽褒美,而意指具在言外,所以为微文深意。《序》皆未能发其义。
《烝民》语意较显,汉儒犹有知之者,此篇则喻者益少。然二篇笔意相似,惟此为弥隐耳。
先大夫曰:迭称王命,所以深著王之远贤。郑笺云:‘申伯忠臣,不欲离王室。
’最得其旨。殆三家遗说,郑偶采及之,非毛义也。
‘不显申伯’三句,先大夫曰:‘深惜其远去也。崧高 【题解及原文】申伯封于谢,周宣王大加赏赐。
尹吉甫写诗表示赞美,并为申伯送行。崧高维岳,骏极于天。
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
四国于蕃。四方于宣。
亹亹申伯,王缵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式。
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登是南邦,世执其功。” 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因是谢人,以作尔庸。”
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田。”王命傅御:“迁其私人。”
申伯之功,召伯是营。有俶其城,寝庙既成。
既成藐藐,王锡申伯:四牡蹻蹻,钩膺濯濯。王遣申伯:路车乘马。
“我图尔居,莫如南土。锡尔介圭,以作尔宝。
往近王舅,南土是保!” 申伯信迈,王饯于郿。申伯还南,谢于诚归。
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疆。以峙其粻,式遄其行。”
申伯番番,既入于谢。徒御啴啴。
周邦咸喜:戎有良翰!不显申伯,王之元舅,文武是宪。申伯之德,柔惠且直。
揉此万邦,闻于四国。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
【注释】1、崧(松sōng):山高大貌。嵩山,五岳之一。
《尔雅?释山》:“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衡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2、申:《郑笺》:“申,申侯也。
甫,甫侯也。皆以贤知入为周之桢干之臣。”
3、宣:垣(原yuán)。《郑笺》:“四国有难,则往扞(捍hàn)御之,为之蕃屏;四方恩泽不至,则往宣畅之。”
4、缵(纂zuǎn):继承。《郑笺》:“亹亹(伟wěi),勉也。
缵,继也。”《集传》:“使之继其先世之事也。”
5、谢:今河南唐河县南。《正义》:“申伯先封于申,本国近谢;今命为州牧,故改邑于谢。”
6、式:《集传》:“式,使诸侯以为法也。”7、登:《毛传》:“登,成也。”
《郑笺》:“世世执其政事传子孙也。”8、庸:《毛传》:“庸,城也。”
9、彻:治,测定。《集传》:“彻,定其经界,正其赋税也。”
10、私人:《集传》:“私人,家人也。”11、有俶:俞樾《群经平议》:“有俶,形容其厚也。”
12、藐藐:《毛传》:“藐藐,美貌。”13、蹻蹻(绝jué):《毛传》:“蹻蹻,壮貌。”
14、钩膺:套在马胸前和颈上的带饰。《毛传》:“濯濯(拙zhuó),光明也。”
15、莫如南土:《正义》:“因告之曰:我谋度汝之所居,无如谢邑之最善。”16、近(记jì):表语气,犹“矣”。
《郑笺》:“近,辞也。声如彼记之子之记。”
17、迈:《郑笺》:“迈,往也。”18、谢于诚归:《郑笺》:“谢于诚归,诚归于谢。”
19、峙(制zhì):贮备。粻(张zhāng)、遄(穿chuān):粮食。
《集传》:“峙,积。粻,粮。
遄,速也。”20、番番(播bō):《毛传》:“番番,勇武貌。”
21、啴啴(滩tān):《毛传》:“啴啴,喜乐也。”22、周:《郑笺》:“周,遍也。”
23、元舅:《传疏》:“元舅,大舅也。宪,法也。
文武是宪,言申伯既有文德,又有武功,足为法于天下也。”24、揉:顺,使顺服。
《郑笺》:“揉,顺也。”25、诵:胡承珙(巩gǒng)《后笺》:“此章言诵,又言诗,又言风,三者有别,诵者可歌之名。
……诗则其本篇之词,风则其词中之意。” 【白话翻译】 嵩山高大是中岳,巍峨耸立入云层。
中岳嵩山降神灵,申伯甫侯二人生。是那申伯和甫侯,周家栋梁最有名,保卫四方诸侯国,宣扬教化天下宁。
申伯做事最勤敏,周王委他继重任。建设城邑在谢地,南国奉他作准绳。
周王命令召伯虎,去为申伯建新城。建成国家在南方,世世代代掌国政。
周王下令给申伯,要为南国做楷模。依靠谢地老百姓,新的城墙快建筑。
周王又命召伯虎,去为申伯治田土。王命太傅和侍御,家臣迁去一起住。
申伯迁谢大工程,召伯奉命来经营。城墙高大又厚实,宗庙寝殿都建成。
寝庙已成多漂亮,王对申伯行赐赏。四匹马儿多雄壮,胸前带饰闪金光。
王送申伯去谢城,路车四马真漂亮。仔细考虑你住处,天下莫比南土墙。
赐你大圭尺二长,作为国宝永收藏。我的娘舅放心去,确保南方万里疆。
申伯决定要起程,王在郿地来饯行。申伯要回南方去,决心回去住谢城。
天子命令召伯虎,申伯疆土要划清。路上干粮准备好,日夜兼程马不停。
申伯勇武貌堂堂,已进谢邑这地方。随从士卒喜洋洋。
全国人民都欢喜,你是国家好栋梁。申伯高贵显荣光,周王舅父不平常,文德武功作榜样。
申伯具有好德行,温和仁爱又端正。安抚诸侯服万国,天下四方传美名。
吉甫作了这首诗,篇幅宏大语言精。它的含义非常好,赠给申伯表欢庆。
更多《诗经》。
崧高·诗经|注释|讲解|白话翻译【作品介绍】 《崧高》是《诗经》里面《大雅》中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毛诗序》以为是尹吉甫美宣王,但吴闿生却认为是讥刺。他在《诗义会通》中说:“案《崧高》、《烝民》二诗,微指略同。
皆讥宣王疏远贤臣,不能引以自辅,语虽褒美,而意指具在言外,所以为微文深意。《序》皆未能发其义。
《烝民》语意较显,汉儒犹有知之者,此篇则喻者益少。然二篇笔意相似,惟此为弥隐耳。
先大夫曰:迭称王命,所以深著王之远贤。郑笺云:‘申伯忠臣,不欲离王室。
’最得其旨。殆三家遗说,郑偶采及之,非毛义也。
‘不显申伯’三句,先大夫曰:‘深惜其远去也。崧高【题解及原文】申伯封于谢,周宣王大加赏赐。
尹吉甫写诗表示赞美,并为申伯送行。崧高维岳,骏极于天。
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
四国于蕃。四方于宣。
亹亹申伯,王缵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式。
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登是南邦,世执其功。”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因是谢人,以作尔庸。”
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田。”王命傅御:“迁其私人。”
申伯之功,召伯是营。有俶其城,寝庙既成。
既成藐藐,王锡申伯:四牡蹻蹻,钩膺濯濯。王遣申伯:路车乘马。
“我图尔居,莫如南土。锡尔介圭,以作尔宝。
往近王舅,南土是保!”申伯信迈,王饯于郿。申伯还南,谢于诚归。
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疆。以峙其粻,式遄其行。”
申伯番番,既入于谢。徒御啴啴。
周邦咸喜:戎有良翰!不显申伯,王之元舅,文武是宪。申伯之德,柔惠且直。
揉此万邦,闻于四国。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
【注释】1、崧(松sōng):山高大貌。嵩山,五岳之一。
《尔雅?释山》:“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衡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2、申:《郑笺》:“申,申侯也。
甫,甫侯也。皆以贤知入为周之桢干之臣。”
3、宣:垣(原yuán)。《郑笺》:“四国有难,则往扞(捍hàn)御之,为之蕃屏;四方恩泽不至,则往宣畅之。”
4、缵(纂zuǎn):继承。《郑笺》:“亹亹(伟wěi),勉也。
缵,继也。”《集传》:“使之继其先世之事也。”
5、谢:今河南唐河县南。《正义》:“申伯先封于申,本国近谢;今命为州牧,故改邑于谢。”
6、式:《集传》:“式,使诸侯以为法也。”7、登:《毛传》:“登,成也。”
《郑笺》:“世世执其政事传子孙也。”8、庸:《毛传》:“庸,城也。”
9、彻:治,测定。《集传》:“彻,定其经界,正其赋税也。”
10、私人:《集传》:“私人,家人也。”11、有俶:俞樾《群经平议》:“有俶,形容其厚也。”
12、藐藐:《毛传》:“藐藐,美貌。”13、蹻蹻(绝jué):《毛传》:“蹻蹻,壮貌。”
14、钩膺:套在马胸前和颈上的带饰。《毛传》:“濯濯(拙zhuó),光明也。”
15、莫如南土:《正义》:“因告之曰:我谋度汝之所居,无如谢邑之最善。”16、近(记jì):表语气,犹“矣”。
《郑笺》:“近,辞也。声如彼记之子之记。”
17、迈:《郑笺》:“迈,往也。”18、谢于诚归:《郑笺》:“谢于诚归,诚归于谢。”
19、峙(制zhì):贮备。粻(张zhāng)、遄(穿chuān):粮食。
《集传》:“峙,积。粻,粮。
遄,速也。”20、番番(播bō):《毛传》:“番番,勇武貌。”
21、啴啴(滩tān):《毛传》:“啴啴,喜乐也。”22、周:《郑笺》:“周,遍也。”
23、元舅:《传疏》:“元舅,大舅也。宪,法也。
文武是宪,言申伯既有文德,又有武功,足为法于天下也。”24、揉:顺,使顺服。
《郑笺》:“揉,顺也。”25、诵:胡承珙(巩gǒng)《后笺》:“此章言诵,又言诗,又言风,三者有别,诵者可歌之名。
……诗则其本篇之词,风则其词中之意。”【白话翻译】嵩山高大是中岳,巍峨耸立入云层。
中岳嵩山降神灵,申伯甫侯二人生。是那申伯和甫侯,周家栋梁最有名,保卫四方诸侯国,宣扬教化天下宁。
申伯做事最勤敏,周王委他继重任。建设城邑在谢地,南国奉他作准绳。
周王命令召伯虎,去为申伯建新城。建成国家在南方,世世代代掌国政。
周王下令给申伯,要为南国做楷模。依靠谢地老百姓,新的城墙快建筑。
周王又命召伯虎,去为申伯治田土。王命太傅和侍御,家臣迁去一起住。
申伯迁谢大工程,召伯奉命来经营。城墙高大又厚实,宗庙寝殿都建成。
寝庙已成多漂亮,王对申伯行赐赏。四匹马儿多雄壮,胸前带饰闪金光。
王送申伯去谢城,路车四马真漂亮。仔细考虑你住处,天下莫比南土墙。
赐你大圭尺二长,作为国宝永收藏。我的娘舅放心去,确保南方万里疆。
申伯决定要起程,王在郿地来饯行。申伯要回南方去,决心回去住谢城。
天子命令召伯虎,申伯疆土要划清。路上干粮准备好,日夜兼程马不停。
申伯勇武貌堂堂,已进谢邑这地方。随从士卒喜洋洋。
全国人民都欢喜,你是国家好栋梁。申伯高贵显荣光,周王舅父不平常,文德武功作榜样。
申伯具有好德行,温和仁爱又端正。安抚诸侯服万国,天下四方传美名。
吉甫作了这首诗,篇幅宏大语言精。它的含义非常好,赠给申伯表欢庆。
更多《诗经》欣赏文。
这句话的意思是:巍峨的山峰以四岳为尊长,四岳之高峻可达九天之上!
出处:《诗经·大雅·崧高》
选段:
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百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
译文:
巍峨的山峰以四岳为尊度长,四岳之高峻可达九天之上!高峻的四岳之上降下神灵,由此诞生甫侯申伯二贤良。甫侯和申伯这两位贤问良臣,不愧为我大周王朝之栋梁,他们领封地做诸国的屏障,不辞辛苦布王恩泽于四方。
扩展资料:
作者是以王命为线索,以申伯受封之事为中心,基本按照事件发展的经过来进行叙写的。但由于要表示宣王对申伯的宠眷倚重,故诗中又每事答申言,不厌句义重复,可以说这是《大雅·崧高》一诗的显著特征。
《大雅·崧高》表面上反映的专是如何镇守稳定南方的战略,深层次来说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人才战略逐步趋向成熟,君臣能各司其位,各安其所,各尽其才,这是宣王时期的特征,也是每一个强盛属王朝的相似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雅·崧高
“于”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结合起来组成介宾结构,在句中充当状语或补语. 1.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处所. ⑴表示动作行为在何处发生、出现或进行. A.“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在”,或仍作“于”. 例:身直为闺合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报任安书》) B.“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前,作状语.可译为“在”. 例:韩遂等起凉州,复为中郎将,西拒遂.于望垣硖北,为羌、胡数万人所围,粮食乏绝(《三国志·魏书·吕布传》) ⑵引进行为动作的起始处所或来源.“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从”“由”“自”等. 例: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信陵君窃符救赵》) ⑶引进动作行为到达的处所.“于”所在的介宾结构用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至”“到”等. 例: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信陵君窃符救赵》) 2.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时间. ⑴表示动作行为在何时发生或出现.“于”所在的介宾结构既可出现在动词谓语前作状语,也可出现在动词谓语后作补语.可译为“在”. 例: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报任安书》) ⑵表示动作行为延续或终止的时间.“于”所在的介宾结构常用在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到……时”“至”,或仍作“于”. 例: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棰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报任安书》) 3.引进动作行为的内容.“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以”“把”等. 例:今予其敷心腹贤肠,历告尔百姓于朕志(《尚书·盘庚下》) 4.引进动作行为直接涉及的对象.“于”所在的介宾结构常用在动词之后,作补语.不必译出. 例: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报任安书》) 5.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表示动作行为向谁而发.“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或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向”. 例: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信陵君窃符救赵》) 6.引进交付、传递的接受者.“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给”,或仍作“于”. 例:景公有爱女,请嫁于晏子(《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7.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物,表示人、事物与行为动作之间的对待关系. ⑴“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对”“对于”. 例: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报任安书》) ⑵“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前,作状语.可译为“对”“对于”. 例:沣州人张居士,于禅学有所得,临终之岁,禅坐静室,约其徒满百日乃开(《续夷坚志·张居士》) 8.引进与甲方动作行为有关的乙方,表示动作行为是甲、乙双方共同完成或进行的,并表示在动作行为过程中甲方起主导作用,是主动者.“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之后,作补语.可译为“跟”“同”“与”等. 例:六年春,齐伐宋,以其不同盟于齐(《史记·齐太公世家》) 9.引进用来比较或比拟的对象.一般用以说明异同.“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跟”“与”等. 例:当此之时,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信陵君窃符救赵》) 10.引进比较的对象,表示程度的比较.“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形容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比”. 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报任安书》) 11.在被动句中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之后,作补语.可译为“被”. 例: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12.引进动作行为受益的对象,表示动作行为为谁而发.“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之前或之后,作状语或补语.可译为“为”. 例:群臣不尽力于鲁君者,非不能事君也(《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按:群臣不为鲁君尽力. 编辑本段二、连词 连接词或词组,表示并列关系.《尚书》中用得较多.可译为“和”“与”等. 例:告汝德之说于罚之行(《尚书·康诰》) 按:告诉你施与恩德的说法和施行惩罚的道理. 编辑本段三、助词 1.用于句中,标志宾语前置. 例:四国于蕃,四方于宣(《诗经·大雅·崧高》) 按:蕃,捍御;宣,教化.捍御四国,教化四方. 2.用于句中,位于动词之前,主语之后,有时在表时间的词语或状语之后.使语句和谐,并有加强咏叹意味的作用. 例: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秦风·无衣》) 3.用于句首,有时并列用于动词前. 例:于疆于理,至于南海(《诗经·大雅·崧高》) 编辑本段四、语气词 用于句末,表示疑问语气.可译为“吗”等. 例:昭王曰:然则先生圣于?(《吕氏春秋·审应》) 编辑本段五、动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 往;去 [go]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周南·桃夭》.毛传:“于,往也.” 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书·大诰》 (3) 取 [take] 昼尔于茅,宵尔索陶.——《诗·豳风·七月》 (4) 如;好。
诉之于 是什么意思?
先来解释诉的意思。
诉sù 【动】(形声。本义:告状;控告)
有告诉,说给人听的意思
还要诉告(上诉;告状)的意思
在这里应该告诉的意思
再来说之于的意思,比如,付之于行动
古汉语语法学界历来多有关注 ,但却缺乏准确的认识。究其原因 ,主要是前此的研究一般只着眼于句法形式上的分析
那我们分开来解释,
之,用作书面语,代词。
于,用于句中,标志宾语前置。助词
例:四国于蕃,四方于宣(《诗经·大雅·崧高》)
那诉之于眼力的意思就是眼力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