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
你看这黄鼠还有皮,人咋会不要脸面。人若不要脸面,还不如死了算啦。
你看这黄鼠还有牙齿,人却不顾德行。人要没有德行,不去死还等什么。
你看这黄鼠还有肢体,人却不知礼义。人要不知礼义,还不如快快死去。
原诗:
国风·鄘风·相鼠
先秦:佚名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出自:周 佚名《诗经·国风·鄘风·相鼠》
扩展资料
《诗经》中写到“鼠”的有五首,除此诗外,其他四首都是直接把鼠作为痛斥或驱赶的对象,确实“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自古而然。
而此诗却有所不同,偏偏选中丑陋、狡黠、偷窃成性的老鼠与卫国“在位者”作对比,公然判定那些长着人形而寡廉鲜耻的在位者连老鼠也不如,诗人不仅痛斥,而且还要他们早早死去,以免玷污“人”这个崇高的字眼。
此篇三章重叠,以鼠起兴,反覆类比,意思并列,但各有侧重,第一章“无仪”,指外表;第二章“无止(耻)”,指内心;第三章“无礼”,指行为。
三章诗重章互足,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意思,这是《诗经》重章的一种类型。此诗尽情怒斥,通篇感情强烈,语言尖刻;每章四句皆押韵,并且二、三句重复,末句又反诘进逼,既一气贯注,又回流激荡,增强了讽刺的力量。
《诗经·国风》表达人民反抗剥削压迫的愿望和对劳役、兵役的痛苦与反感。例如《豳风·七月》描述了农奴被剥削、压榨,终年辛勤劳动和痛苦和生活。《魏风·伐檀》揭示当时社会不合理现象,对不劳而食者提出了质问和抗议。《魏风·硕鼠》反映了汉族劳动人民对剥削阶级的反抗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国风》亦表现爱国主义情操和对统治阶级丑恶行径的揭露。如《秦风·无衣》反映战士们在国难当头为保卫家园,慷慨从军,团结御侮,同仇敌忾的豪情。
难道不就是叫xiang(一声)鼠(三声)吗
古文: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译文:
看那老鼠有张皮,却见有人没威仪。却见有人没威仪,为何还活不倒毙!
看那老鼠有牙齿,却见有人无廉耻。却见有人无廉耻,活着不死等何时!
看那老鼠有肢体,却见有人不懂礼。却见有人不懂礼,何不赶快就断气!
该句出自诗经中的《相鼠》。
〈原诗〉 〈今译〉
相鼠有皮, 瞧瞧老鼠还有皮,
人而无仪, 你作为人却没有容仪。
人而无仪, 为人而毫无容仪,
不死何为。不死还有什麽意思。
相鼠有齿, 瞧瞧老鼠还有齿,
人而无止。你作为人却没有好品德。
人而无止, 为人而无好品德,
不死何俟。不死还等何时。
相鼠有体, 瞧瞧老鼠还有肢体,
人而无礼。你作为人却不讲理。
人而无礼, 为人而不讲理,
胡不遄死? 为什麽还不快死?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