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诗词学习 > 诗词大全

有关徒有虚名的诗句

发布时间: 2022-11-25 15:30:04

1. 含有虚名的成语有哪些

【不务空名】:务:追求。切实地工作,不追求虚名。

【高人逸士】:逸:隐逸。指人品清高脱俗,不贪慕虚名利禄的人。

【广武之叹】:广武:地名。为缺乏能人反使徒有虚名的人得意于一时而发出的感叹。

【行不期闻】:期:期望,期待;闻:指名声扬外。指做事不图虚名。

【哗世取名】:用浮夸的言行使世人兴奋激动,博取虚名。

【急功近名】:急于求成,贪图虚名。

【坚瓠无窍】:瓠:葫芦。坚硬的葫芦没有一点空隙,不能剖瓠盛物。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的东西。

【空心汤团】: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利或不能落实的诺言。

【空心汤圆】: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利或不能落实的诺言。

【名不副实】:副:相称,符合。名声或名义和实际不相符。指空有虚名。

【名不虚传】:虚:假。传出的名声不是虚假的。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名实不副】:名:名称;副:相称,相符合。名声和实际不相符。指空有虚名。

【南箕北斗】:箕:星宿名,形状象簸箕;斗:星宿名,形状象酒斗。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

【舍实听声】:不察实际,只听虚名。

【忝窃虚名】:忝:谦词,愧;窃:窃据。空有虚名。

【徒负虚名】: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同“徒有虚名”。

【徒拥虚名】: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同“徒有虚名”。

【土鸡瓦狗】: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的东西。同“土鸡瓦犬”。

【土鸡瓦犬】:用泥捏的鸡,用瓦做的狗。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的东西。

【土龙沐猴】: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

【望梅阁老】:比喻徒有虚名之官。

【蜗利蝇名】:蜗利:蜗牛角大的利益;蝇名:苍蝇一样大的名声。比喻虚名小利。

【蜗名微利】:蜗名:像蜗牛角那样极微小的名声。虚名小利。亦作“蜗利蝇名”、“蜗名蝇利”。

【蜗名蝇利】:蜗名:象蜗牛角那样微小的名声;蝇利:苍蝇般大的利益。比喻虚名小利。

【挹斗扬箕】:指徒有虚名。

【盈科后进】: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比喻学习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

2. 徒有虚名是什么意思以及出处是什么

这个词的意思是徒:空。

指空有不实的名声,却无真才实学。这个成语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 五回。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以讨伐魏国为己 任,出兵北伐,驻守祁山寨中。这一次,他突然接到探报:司马懿领兵廿万, 向祁山杀来。

诸葛觉闻报不禁暗暗吃惊,他对部 下说道:“司马懿一定是要夺取街亭,断我粮道。街亭地方虽小,却是咽喉要地,万一失守,就要坏 大事了。”

大将马谡自以为精通兵法,小小的街亭由他 来守是易如反掌,因此他坚决请战,要求把守街 亭,并立下军令状。诸葛亮为马谡调拨精兵二万五千,并派大将 王平相助。

他叮嘱马谡要处处多加小心,只许成 功不许失败。马谡与王平率军来到街亭,见这里到处都是 山僻小路,马谡便笑着对王平说:“丞相真是胆小, 这样一个地方魏军哪里敢来!” 王平道:“魏军虽然不敢来,我看我们也应该 在路口安营扎寨,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但马谡却自有主张,他非要在路边的一座小 山上安营。王平认为这样非常不妥,对马谡说: “将军,当路下寨,敌兵无法偷过;如果屯兵山上, 敌军四面将我包围,我们如何应付?” 马谡不以为然地大笑着说:“兵法说:居高临 下,势如破竹。

敌兵如果敢来到街亭,我定杀他个 片甲不留。” 王平见马谡如此固执,又劝说道:“此山是个 极险恶的地方,敌人如果断我们的水道,我军必乱 无疑。

请将军三思而行。” 马谡有些不耐烦地说:“你不要乱说。

孙子兵 法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敌人断我水道,我军必然 决心死战。

我熟读兵书,连丞相都经常向我请教, 你凭什么来阻挡我?” 王平仍坚持自己的意见,反对在山上安营。马谡便拨给王平五千精兵,在离山十里路的地方, 扎下了一个小小的营寨,与山上的大寨形成犄角 之势。

司马懿率军来到街亭,探马来报,说马谡在山 上扎下了营寨,他便大笑道:“马谡名不符实,能力 低下(徒有虚名,乃庸才耳)。诸葛亮用这样的人 物,怎能不误大事呢!” 司马懿立即布置,即刻督军作战。

魏军一扼 而上,将山的四周团团围住。马谡从山上向山下 望去,只见魏军漫山遍野,慌忙挥动令旗,命令蜀军向下冲杀。

蜀军见魏军声势浩大,心中早已怕了三分,根 本不敢下山。马谡大怒,杀了两员畏缩不前的战 将。

蜀军无奈,只好向山下冲去。但魏军严阵以 待,岿然不动。

蜀军只好又退回到山上。马谡见 情况不妙,马上命令紧闭寨门,等待援军。

王平见此情景,率军来救,无奈自己兵力太 少,被魏军轻而易举挡在了山下。: 山上的蜀军被围困了一天,又被切断水道,军 心大乱。

到了夜里,山上蜀军饥渴难忍,纷纷下山 投降。此时,魏军又放火烧山,只见满山是火,魏 军喊杀声响成一片。

马谡见大势已去,只好带领 残兵败将,夺路而逃。街亭就这样失守了。

3. 你们知道带有名不虚传的句子有哪些

1.宋.华岳〈白面渡〉诗:“系舡白面问溪翁,名不虚传说未通。只恐当年溪上女,浣纱时节懒匀红。”

2、《初刻拍案惊奇.卷六》:“果然标致,名不虚传!几时再得见见,看个仔细便好。”

3、《红楼梦.第二八回》:“宝玉听说,不觉欣然跌足,笑道:『有幸!有幸!果然名不虚传。』”

4、《荡寇志.第五五回》:“花荣那厮端的好箭,名不虚传。此人不除,将来阵上好生不便。”

5、《三侠五义.第八五回》:“怪不得人称翻江鼠,果然水势精通,名不虚传!”

6、《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久闻扬州的盐商阔绰,今日到了此地,方才知道是名不虚传。”

4. 有没有被好朋友抛弃的古诗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诗人默默无语,只是在月光下徘徊。当他踏过草径的时候,忽然发现了什么:“白露沾野草。朦胧的草叶上,竟已沾满晶莹的露珠,那是秋气已深的征兆--诗人似平直到此刻才感觉到,深秋已在不知不觉中到来。时光之流驶有多疾速呵!而从那枝叶婆娑的树影间,又有时断时续的寒蝉之流鸣。怪不得往日的燕子(玄鸟)都不见了,原来已是秋雁南归的时节。“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意谓:这些燕子又将飞往哪里去呢?这就是诗人在月下所发出的怅然问叹。这问叹似乎只对“玄鸟”而发,实际上,它又是诗人那充满失意的怅然自问。从下文可知,诗人之游宦京华已几经寒暑。而今草露蝉鸣、又经一秋,它们在诗人心上所勾起的,该是流离客中的惆怅和凄怆。以上八句从描述秋夜之景入笔,抒写诗人月下徘徊的哀伤之情。适应着秋夜的清寂和诗人怅惘、失意之感,笔触运得轻轻的,色彩也一片渗白;没有大的音响,只有蟋蟀、秋蝉交鸣中偶发的、诗人那悠悠的叹息之声。当诗人一触及自身的伤痛时,情感便不兔愤愤起来。诗人久滞客中,在如此夜半焦灼难眠,那是因为他曾经希望过、期待过,而今这希望和期待全破灭了。“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在诗人求宦京华的蹉跎岁月中,和他携手而游的同门好友,先就举翅高飞、腾达青云了。这在当初,如一道灿烂的阳光,把诗人的前路照耀得五彩缓纷。他相信,“同门”好友将会从青云间垂下手来,提携自己一把;总有一天,他将能与友人一起比翼齐飞、邀游碧空。但事实却大大出乎诗人预料,昔日的同门之友,而今却成了相见不相认的陌路之人。他竟然在平步青云之际,把自己当作走路时的脚迹一样,留置身后而不屑一顾了。“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这毫不经意中运用的妙喻,不仅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同门好友“一阔脸就变”的卑劣之态,同时又表露了诗人那不谙世态炎凉的惊讶、悲愤和不平。全诗的主旨至此方才揭开,那在月光下徘徊的诗人,原来就是这样一位被同门好友所欺骗、所抛弃的落魄者。在他的背后,月光印出了静静的身影;而在头顶上空,依然是明珠般闪烁的“历历”众星。当诗人带着被抛弃的余愤怒仰望星空时,偏偏又瞥见了那名为“箕星”、“斗星”和“牵牛”的星座。正如《小雅·大东》所说的:“维南有箕,不可以颠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皖彼牵牛,不以服箱(车)”。它们既不能颠扬、斟酌和拉车,还要取这样的名称,真是莫大的笑语。诗人顿时生出一股无名的怨气,指点着这些徒有虚名的星座大声责问起来:“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突然指责起渺渺苍穹中的星星,好像太奇怪了,其实一点也不奇怪。诗人心中实在有太多的苦闷,这苦闷无处发泄,不拿这些徒其虚名的星星是问,已经无人客问。然而星星不语,只是狡黠地眨着眼,它们仿佛是在嘲笑:“你自己又怎么样呢?不也担着‘同门友’的虚名,终于被同门之友抛弃了吗?”——“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想到当年友人怎样信誓旦旦,声称着同门之谊的“坚如盘石”;而今“同门”虚名犹存,“盘石”友情不在。诗人终于仰天长叹,以悲愤的感慨收束了全诗。这叹息和感溉,包含了诗人那被炎凉世态所欺骗、所愚弄的无比伤痛和悲哀。

5. 蒹葭苍苍写的爱情有时徒有虚名

《诗经•秦风•蒹葭》鉴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一、诗句分析:

诗的首两句以蒹葭起兴,白露为衬,以一幅深秋清晨芦苇茂密苍青,露水盈盈,晶莹似霜的画面点明了时间和环境。正是这种苍凉幽缈的景,烘托出主人翁思幕不宁、神情焦灼的情状。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直描写主人公徜徉河畔凝望对岸意中人,交待诗人追寻对象及其地点。不仅明确了“伊人”的存在,也为之后追求不易埋下伏笔,增添了诗句中无奈惆怅意味。

第一章的后四句进一步写了逆流追寻的困境,历经险阻终不可达以及顺流时伊人宛在而终不可近,百般寻觅却处处碰壁,反衬出主人公的执着。可望不可即的伊人令诗意恍惚迷离,表现出主人公的怅恫之情。

诗的二、三章与首章相似,只改变几个字,在时间的推移(如“未睎”、“未已”),地点的转换(如“水中坻”、“水中沚”)与路途的艰难(道阻“且跻”、“且右”)中反复渲染主人公对伊人不懈的追求与坚执的情感,使诗意不断推进,层层开拓,将主人公的活动与心理形象塑造得真切动人。

二、特点:

1.现实主义精神

抒情诗的创作源于对具体事物的感触,由实景虚化而来的象征意味正是以追求者、追求对象、追求的时间、地点、事件为基础,内容单纯体现现实。就诗的本义来说“伊人”素有恋人、仕途、礼教、梦境等诸多解释,而“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一典型意象更是因其现实主义的内涵而与后世一代又一代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无论追求的是什么,竭力付出却被阻隔的怅惘令同境之人生发感慨。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本诗每章开头都是赋中见兴,通过对眼前景致的描写,抓住秋色独有特征,浓墨重彩反复渲染,以空寂悲凉的氛围让人联想到诗人怅然若失的心境,使空灵漂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达到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艺术效果。“蒹葭”、“水”、“伊人”等形象构成一个完整而又特定的境界,令读者产生丰富想象,而更妙的是这般想象随之发展推进,不断深入,值得玩味。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所说,具有“以我观物,故物皆有我之色彩”。

同为《诗经》名篇《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虽亦以一对雎鸠起兴,却不如《蒹葭》为文如此含蓄多折,因而随之带来的艺术感染力和想象空间都不相同。

3.语言魅力

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

丰富的语汇使韵律整齐和谐, 又不失灵活变化。复沓的章法便于吟咏,便于抒情;双声叠词写景状物增强了语言的形象表达能力。

以上看来,《蒹葭》不论从创作手法还是情感上都对后世影响深远,在其朦胧凄离的氛围中感受那最朴素又最深刻的韵味,纵是不去寻解人生艺术,也足以令我们欣喜。

温馨提示:
本文【有关徒有虚名的诗句】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