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理科458分可以上什么样的大学,需要根据学生的所在省份,文理科,成绩,首选地域,学校类别,学校层次,专业,专业层次等多个维度来给学生出志愿方案。详情请点击查看 "安徽高考志愿填报" ,下面是安徽理科458分的招生院校的大学名单,供学生和家长报考参考。
5年安徽理科458分招生情况
2025年安徽理科458分的推荐招生院校一共25所 ,所涉及到的批次线有二批 。其中 458-454分的学校有25所。
(注意:由于安徽历年考试难度不一,分数可能有大的浮动,请将2025年安徽理科458分换算为2024年对应的分数,然后比对下方学校列表)
2025安徽理科458分招生院校(参考2024年)
学校名称 | 批次线 | 录取最低分 | 备注 |
四川文理学院 | 二批 | 458 | -- |
邵阳学院 | 二批 | 458 | -- |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 | 二批 | 457 | -- |
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 | 二批 | 457 | -- |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 | 二批 | 457 | -- |
新余学院 | 二批 | 457 | -- |
青海民族大学 | 二批 | 457 | -- |
武汉体育学院 | 二批 | 457 | -- |
佳木斯大学 | 二批 | 457 | -- |
信阳师范大学 | 二批 | 457 | -- |
太原师范学院 | 二批 | 457 | -- |
河南工学院 | 二批 | 456 | -- |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 二批 | 456 | -- |
河北中医药大学 | 二批 | 456 | -- |
阜阳师范大学 | 二批 | 456 | -- |
洛阳师范学院 | 二批 | 456 | -- |
内蒙古民族大学 | 二批 | 456 | -- |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 | 二批 | 455 | -- |
南昌师范学院 | 二批 | 455 | -- |
皖西学院 | 二批 | 455 | -- |
龙岩学院 | 二批 | 455 | --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二批 | 455 | -- |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 | 二批 | 454 | -- |
四川旅游学院 | 二批 | 454 | -- |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 二批 | 454 | -- |
2025安徽理科458分学校介绍
四川文理学院:
四川文理学院创建于1976年,时称达县师范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纳入国家全日制普通高校行列,定名为达县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为四川文理学院,是目前川东地区唯一的全日制本科院校。学院位于四川省东部重镇达州市,襄渝、达成、达万铁路在此交汇,210、318国道和达渝、达成高速公路贯通全境,河市机场可直航成都、西安、武汉、广州等城市,交通十分便利。 学院占地总面积近800亩,其中老校区校园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新校区位于风光旖旎的莲花湖风景区,占地面积692亩。现有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6000多人,成教函授学生近4000人,在职教职工5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340余人,正高职称27人,副高职称109人,客座教授25人,外籍教师4人。设有中文、外语、社科、数学、物理学与电子信息工程、化学、音乐、美术、计算机科学、初等教育、体育、教育科学与技术等12个系6个本科专业、37个专科专业和33个成人高等教育专业,学校面向四川、陕西、江西、湖南、贵州、河南、云南、重庆、河北、湖北、广西等11个省市招生,是一所融文理工经管学科于一体的省属普通高校。 建校30年来,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质量兴校、人才强校、科研立校、特色名校”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加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狠抓重点学科和精品课程建设,全面推行学分制改革,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使课程和专业设置日趋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院不断加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积极引导学生学用结合、学以致用,提高专业实践技能。自1995年组队参加全国、全省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来,先后有17个队60多人次获得国家级奖励6项、省级奖励15项,参加全国、全省大学生艺术节和电子设计大赛,多次获得一、二、三等奖,被评为四川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和“高校文明校园单位”。2003年学校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解放军总政治部、共青团中央表彰为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同年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全国学联授予“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称号;2004年荣获“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四川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先进集体”;2005年被授予“十五”期间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 学校坚持教学、科研并重,主办有省级公开刊物《四川文理学院学报》、《四川文理学院报》,在全国高校及学术界拥有大量读者,不少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SCI、EI等全文转载和收目。近三年来,学校获得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7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8项,教职工在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主持或参与编写专著15部,获得市厅级以上社科奖3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7人获曾宪梓教育基金教师奖。 建校以来,学院共为社会培养了16000多名合格大学生,该院培养的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富有敬业创新精神,深受用人单位好评。他们中绝大多数已经成为所在行业骨干,不少人已经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一些人已成为国内知名大学和研究院、所的教授,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教师、著名作家、诗人、企业家等,学院在社会上有着良好的办学声誉。 在谋求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学院十分重视学生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建设,购置了价值3000余万元的教学仪器设备,拥有多媒体教室和电子阅览室47间,馆藏图书6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1500多种。学院在新区修建了400米塑胶标准运动场和运动场馆,学生宿舍全部实行了公寓化管理,每套寝室配备了独立的学习室和洗手间,安装了校园宽带网,部分寝室安装了空调和闭路电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当前,学院正抓住西部大开发、高等教育大发展和达州市建设西部能源、化工基地的机遇,按照“立足川东,服务全川,辐射周边省市”的办学思路,高举改革旗帜,不断研究和探索本科办学的新路子,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依托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地方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把学院办成具有影响力的合格本科院校。
邵阳学院:
邵阳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属湖南省人民政府主管。地处湖南省邵阳市市区,紧邻207、320国道、洛湛铁路(洛阳?邵阳?湛江)及上瑞高速公路(上海?云南瑞丽)潭邵段(湘潭?邵阳)。交通便利,生活方便,环境优美,校园开阔。 校园面积1675亩,校舍面积38万平方米。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14905人。专任教师750人,其中正副教授290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及研究生学历的214人;享有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曾苏民教授为我院常年兼职教授,并聘有40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常年聘请多名外籍教师。近3年来共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科研课题1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项,国家教育规划课题1项,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获国家级科研成果奖2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23项,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5项,国家专利22项;在公开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500多篇,其中国内核心期刊发表700余篇,有72篇被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收录;出版学术专著66部。教学设备原值5792多万元,馆藏图书119.5万册,中外文期刊2570余种。有配套齐全的各类实验室20个和教育生产实践基地70个,已建成网络教学和网络办公管理等综合应用的现代高速校园网。 学院是一所文、理、工学科并重,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并举的多科性本科院校。现有12个系,53个本、专科专业。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新闻学、英语、艺术设计、音乐学、音乐表演、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城市规划、地理科学、园林、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科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思想政治教育等27个本科专业及23个专科专业,面向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学院先后派出境外留学、访问、教学及学术交流30余人次,引进世界银行贷款75万美元,与英国、美国、法国、日本、韩国、泰国、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有关组织建立起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建校48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人才4万余人,其中不少已成为教育战线及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同类学校前列,是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院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促教学。实施质量立校、改革兴校、人才强校、特色铸校、勤俭建校战略,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是湖南省“文明高等学校”,并且被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高等学校”称号。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是1981年经国家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以培养环境保护专业人才为主的全日制高等学校,是我国最早开展环境教育的高校之一。学院坐落在美丽的海滨城市秦皇岛,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学院现有教职工448人,其中专任教师221人、兼课教师99人,博士12人、硕士占教师总数的71.5%,正高级职称21人、副高级职称71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